您今天萬聖節了沒?! 「不給糖就搗蛋」「南瓜燈」「鬼怪、蝙蝠」的萬聖節又要來了,你知道萬聖節的由來嗎?和糖果、南瓜、鬼怪又有什麼關係?
「萬聖節」(Halloween)這個詞彙是來自「萬聖節前夜」(All Hallows’ Eve/ All Hallows’ Evening)的縮寫,源自2000年前塞爾特人慶祝的「薩溫節」(Samhain)。
「薩溫節」是塞爾特新年,於10月31日開始3天的慶祝活動,代表夏天結束、冬天來臨,當時盛行於英國、愛爾蘭和法國西北部。塞爾特人相信,在薩溫節,活人世界跟死人世界之間的界線會變得模糊,因此死人的靈魂很容易進入活人的世界,這和我們農曆七月開鬼門的傳說很像。在那一天,大家會穿著奇裝異服,在外面遊行,希望能把外面的孤魂野鬼給嚇跑。
至於「南瓜燈」的由來,與愛爾蘭的一個傳說有關。相傳有個叫 Jack的人,一天喝醉了,竟然將魔鬼撒旦騙到樹上,又在樹上刻了一個十字架,結果撒旦被困在樹上下不來。後來撒旦就跟Jack 談條件,如果撒旦能保證Jack死後不會下地獄,就把撒旦弄下樹來,撒旦答應了。然而Jack雖然不用下地獄,卻也上不了天堂,只能拿著撒旦給他一顆蕪菁挖空做成的燈籠在黑暗世界中遊蕩。
這種燈籠稱為 Jack-o Lantern,愛爾蘭人在慶祝萬聖節時,都會提這種蕪菁燈籠,後來愛爾蘭人移民到美國之後,發現用南瓜來雕刻更加容易,所以就變成了南瓜燈。
而「不給糖就搗蛋」"Trick or Treat!" 源自英國和愛爾蘭地區,基督教徒會挨家挨戶去要「靈魂之餅」,一種方型的野莓餅。,並替死者禱告做為交換,這些餅象徵好運以及靈魂從煉獄中解放。民眾也會挨家挨戶去要食物和飲料,換取一首歌或一場舞蹈。後來宗教意味逐漸轉薄,慢慢演變為小孩穿上鬼和精靈的衣服,出去嚇鄰居 trick or treat(不給糖,就搗蛋),要大人請吃糖果的趣味習俗。
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,Facebook搭配萬聖節的來臨,以在「大心」、「讚」之外,還有其他的方式「搗蛋」喔!